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: 1、大氣環境影響預測 A、評價因子 本項目評價因子和評價標準表見表20。 表20 評價因子和評價標準表 評價因子 | 平均時段 | 標準值(μg/Nm3) | 標準來源 | PM10 | 年平均 | 200 | 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(GB3095-2012) | 24小時平均 | 300 | 總懸浮顆粒物(TSP) | 年平均 | 35 | 24小時平均 | 75 |
B、評價等級 本評價依據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·大氣環境》(HJ2.2-2018),結合項目工程分析結果,選擇項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參數,采用附錄A推薦模型中估算模型AERSCREEN分別計算項目污染源的最大環境影響,然后按評價工作分級判據進行分級,本項目估算模式參數見表21。 表21 估算模型參數表 參數 | 取值 | 城市/農村選項 | 城市/農村 | 農村 | 人口數(城市選項時) | / | 最高環境溫度/℃ | 38 | 最低環境溫度/℃ | -39.4 | 土地利用類型 | 草地 | 區域濕度條件 | 干燥 | 是否考慮地形 | 考慮地形 | ?是□否 | 地形數據分辨率/m | ≧90 | 是否考慮岸線熏煙 | 考慮岸邊熏煙 | □是?否 | 岸線距離/km | / | 岸線方向/o | / |
a、Pmax及D10%的確定 依據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·大氣環境》(HJ2.2-2018)中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的計算公式:
公式(1) 式中:Pi——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,%; Ci——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,mg/m3; C0i——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,mg/m3。 b、等標排放量 P0計算 采用估算模型 AERSCREEN 計算評價等級時,對于有多個污染源的可取污染物等標排放量 P0最大的污染源坐標作為各污染源位置。污染物等標排放量 P0 計算見公式(B.1)。
公式(2) 式中:P0 ——污染物等標排放量,m3/a; Q ——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年排放量,t/a; C0 —— 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濃度標準,μg/m3,取值同公式(1)中C0i。 1.1.1.1 c.主要污染源參數 1.1.1.2 本項目主要污染源參數見表22~表23。 表22 點源參數表 污染源 | 污染源 類型 | 污染因子 | 預測源強 (g/s) | 廢氣流量(m3/h) | 排氣筒高度 | 排氣筒內徑 | 年排放小時數 | 排放工況 | 水泥筒倉倉頂排放口 | 點源 | PM10 | 0.0006 | 700 | 21m | 0.3m | 5040h | 正常排放 | 粉煤灰筒倉倉頂排放口 | 點源 | PM10 | 0.0008 | 700 | 21m | 0.3m | 5040h | 正常排放 |
表23 面源參數表 污染源 | 污染源 類型 | 污染 因子 | 預測源強 (g/s) | 面源 長度 | 面源 寬度 | 面源有效排放高度 | 年排放小時數 | 排放工況 | 全封閉儲料倉 | 面源 | TSP | 0.004 | 30 | 15 | 10 | 5040 | 正常排放 | 投配料倉 | 面源 | TSP | 0.004 | 20 | 10 | 5 | 5040 | 正常排放 | 攪拌樓 | 面源 | TSP | 0.0024 | 10 | 10 | 20 | 5040 | 正常排放 |
本次大氣污染源評價等級采用Aerscreen模式預測結果見表24。 表24 大氣污染物有組織下風向污染物濃度預測表 距源中心下風向距離D(m) | 水泥筒倉倉頂排放口 | 距源中心下風向距離D(m) | 粉煤灰筒倉倉頂排放口 | 落地濃度(mg/m3) | 占標率(%) | 落地濃度(mg/m3) | 占標率(%) | 10 | 8.42E-12 | 0.00 | 10 | 1.12E-11 | 0.00 | 25 | 1.22E-5 | 0.00 | 25 | 1.63E-5 | 0.00 | 50 | 1.56E-4 | 0.03 | 50 | 2.08E-4 | 0.05 | 75 | 2.30E-4 | 0.05 | 75 | 3.06E-4 | 0.07 | 100 | 2.14E-4 | 0.05 | 100 | 2.85E-4 | 0.06 | 125 | 2.61E-4 | 0.06 | 125 | 3.48E-4 | 0.08 | 150 | 2.77E-4 | 0.06 | 150 | 3.70E-4 | 0.08 | 158 | 2.78E-4 | 0.06 | 158 | 3.71E-4 | 0.08 | 175 | 2.75E-4 | 0.06 | 175 | 3.67E-4 | 0.08 | 200 | 2.63E-4 | 0.06 | 200 | 3.50E | 0.08 | 225 | 2.47E | 0.05 | 225 | 3.29E-4 | 0.07 | 250 | 2.34E-4 | 0.05 | 250 | 3.12E-4 | 0.07 | 275 | 2.29E-4 | 0.05 | 275 | 3.06E-4 | 0.07 | 300 | 2.21E-4 | 0.05 | 300 | 2.95E-4 | 0.07 | 325 | 2.12E-4 | 0.05 | 325 | 2.82E-4 | 0.06 | 350 | 2.02E-4 | 0.04 | 350 | 2.69E-4 | 0.06 | 375 | 1.92E-4 | 0.04 | 375 | 2.56E-4 | 0.06 | 400 | 1.84E-4 | 0.04 | 400 | 2.45E-4 | 0.05 | 425 | 1.76E-4 | 0.04 | 425 | 2.34E-4 | 0.05 | 450 | 1.68E-4 | 0.04 | 450 | 2.24E-4 | 0.05 | 475 | 1.62E-4 | 0.04 | 475 | 2.16E-4 | 0.05 | 500 | 1.56E-4 | 0.03 | 500 | 2.07E-4 | 0.05 |
表25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下風向污染物濃度預測表 全封閉儲料倉 | 投配料倉 | 攪拌樓 | 距離(m) | 顆粒物 (mg/m3) | 占標率% | 距離(m) | 顆粒物 (mg/m3) | 占標率% | 距離(m) | 顆粒物 (mg/m3) | 占標率% | 10 | 1.06E-2 | 1.18 | 10 | 4.23E-2 | 4.69 | 10 | 4.01E-3 | 0.32 | 25 | 1.43E-2 | 1.59 | 22 | 5.04E-2 | 5.60 | 11 | 4.38E-3 | 0.35 | 50 | 1.58E-2 | 1.76 | 25 | 4.98E-2 | 5.53 | 25 | 3.19E-3 | 0.30 | 52 | 1.59E-2 | 1.76 | 50 | 3.11E-2 | 3.46 | 50 | 2.68E-3 | 0.25 | 75 | 1.44E-2 | 1.60 | 75 | 2.38E-2 | 2.64 | 75 | 2.22E-3 | 0.25 | 100 | 1.22E-2 | 1.35 | 100 | 2.17E-2 | 2.41 | 100 | 2.28E-3 | 0.24 | 125 | 1.02E-2 | 1.14 | 125 | 2.02E-2 | 2.25 | 125 | 2.19E-3 | 0.22 | 150 | 8.96E-3 | 1.00 | 150 | 1.91E-2 | 2.12 | 150 | 2.01E-3 | 0.20 | 175 | 8.02E-3 | 0.89 | 175 | 1.82E-2 | 2.02 | 175 | 1.82E-3 | 0.18 | 200 | 7.29E-3 | 0.81 | 200 | 1.74E-2 | 1.93 | 200 | 1.65E-3 | 0.17 | 225 | 6.70E-3 | 0.74 | 225 | 1.66E-2 | 1.85 | 225 | 1.50E-3 | 0.15 | 250 | 6.22E-3 | 0.69 | 250 | 1.60E-2 | 1.77 | 250 | 1.39E-3 | 0.14 | 275 | 5.81E-3 | 0.65 | 275 | 1.53E-2 | 1.70 | 275 | 1.29E-3 | 0.13 | 300 | 5.46E-3 | 0.61 | 300 | 1.48E-2 | 1.65 | 300 | 1.21E-3 | 0.13 | 325 | 5.16E-3 | 0.57 | 325 | 1.43E-2 | 1.59 | 325 | 1.14E-3 | 0.12 | 350 | 4.90E-3 | 0.54 | 350 | 1.38E-2 | 1.54 | 350 | 1.08E-3 | 0.11 | 375 | 4.66E-3 | 0.52 | 375 | 1.34E-2 | 1.48 | 375 | 1.03E-3 | 0.11 | 400 | 4.46E-3 | 0.50 | 400 | 1.29E-2 | 1.44 | 400 | 9.81E-3 | 0.10 | 425 | 4.27E-3 | 0.47 | 425 | 1.25E-2 | 1.39 | 425 | 9.39E-3 | 0.10 | 450 | 4.10E-3 | 0.46 | 450 | 1.21E-2 | 1.35 | 450 | 9.01E-4 | 0.10 | 475 | 3.95E-3 | 0.44 | 475 | 1.18E-2 | 1.31 | 475 | 8.66E-4 | 0.09 | 500 | 3.81E-3 | 0.42 | 500 | 1.14E-2 | 1.27 | 500 | 8.35E-4 | 0.35 |
表26 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濃度和落地距離 污染源 | 污染物 | 距源中心下風向距離D(m) | 最大落地濃度(mg/m3) | 最大占標率(%) | 水泥筒倉倉頂排放口 | 顆粒物 | 158 | 2.78E-4 | 0.06 | 粉煤灰筒倉倉頂排放口 | 顆粒物 | 158 | 3.74E-4 | 0.08 | 全封閉儲料倉 | 顆粒物 | 52 | 1.59E-2 | 1.76 | 投配料倉 | 顆粒物 | 22 | 5.04E-2 | 5.60 | 攪拌樓 | 顆粒物 | 11 | 4.38E-3 | 0.35 |
(2)廠界達標性分析 由表26大氣污染物無組織下風向污染物濃度預測表可知,項目無組織粉塵最大落地濃度距離出現在下風向22m處,最大落地濃度為0.0504mg/m3,由此可知,廠界濃度均可以滿足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中廠界外20m處顆粒物限值0.5mg/m3的要求。 (3)污染物核算量 根據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·大氣環境》HJ2.2-2018中推薦的Aerscreen的等級預測模式中的污染源估算模式對大氣環境評價工作進行分級,確定為大氣二級評價,不需要進行進一步預測與評價,只對污染物排放量進行核算。 表27 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量核算表 序號 | 排放口編號 | 污染物 | 核算排放濃度(mg/m3) | 核算排放速率 (kg/h) | 核算年排放量 (t/a) | 一般排放口 | 1 | DA001 | 顆粒物 | 3.23 | 0.0023 | 0.0114 | 2 | DA002 | 顆粒物 | 3.23 | 0.0023 | 0.0114 | 3 | DA003 | 顆粒物 | 3.23 | 0.0023 | 0.0114 | 4 | DA004 | 顆粒物 | 4.08 | 0.0029 | 0.0144 | 一般排放口合計 | PM10 | 0.0486 |
表28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量核算表 序號 | 排放口編號 | 產污 環節 | 污染物 |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| 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| 年排放量(t/a) | 標準名稱 | 濃度限值(mg/m3) | 1 | DB001 | 全封閉儲料倉 | TSP | 全封閉、噴淋系統 | 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 | 0.5 | 0.072 | 2 | DB002 | 攪拌樓 | 全封閉 | 0.072 | 3 | DB003 | 投料倉 | 半封閉、噴淋系統 | 0.044 | 無組織排放總計 | 無組織排放總計 | 粉塵 | 0.188 |
|
|
|
|
|
|
|
|
|
|
表29 大氣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C、大氣環境影響自查 本報告對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內容與結論進行自查,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自查表見表30。 表30 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自查表 工作內容 | 自查項目 | 評價等級與范圍 | 評價等級 | 一級□ | 二級? | 三級□ | 評價范圍 | 邊長=50km□ | 邊長5~50km□ | 邊長=5km? | 評價因子 | SO2 +NOx 排放量 | ≥2000t/a□ | 500~2000t/a□ | <500t/a□ | 評價因子 | 基本污染物(PM10、PM2.5、SO2、NO2、CO、O3) 其他污染物(顆粒物) | 包括二次PM2.5□ 不包括二次PM2.5? | 評價標準 | 評價標準 | 國家標準? | 地方標準□ | 附錄 D□ | 其他標準 □ | 現狀評價 | 環境功能區 | 一類區□ | 二類區? | 一類區和二類區□ | 評價基準年 | (2017)年 | 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數據來源 | 長期例行監測數據□ | 主管部門發布的數據? | 現狀補充監測□ | 現狀評價 | 達標區? | 不達標區□ | 污染源 調查 | 調查內容 | 本項目正常排放源? 本項目非正常排放源□ 現有污染源R | 擬替代的污染源□ | 其他在建、擬建項目污染源□ | 區域污染源□ |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| 預測模型 | AERMOD □ | ADMS □ | AUSTAL2000 □ | EDMS/AEDT □ | CALPUFF □ | 網格模型 □ | 其他 ? | 預測范圍 | 邊長≥50km□ | 邊長5~50km□ | 邊長= 5km? | 預測因子 | 預測因子(TSP) | 包括二次PM2.5 □ 不包括二次PM2.5? | 正常排放短期濃度貢獻值 | C本項目最大占標率≤100%? | C本項目最大占標率>100%□ | 正常排放年均濃度 | 一類區 | C本項目最大占標率≤10%□ | C本項目最大標率>10%□ | 二類區 | C本項目最大占標率≤30%? | C本項目最大標率>30%□ | 非正常排放1h濃度 貢獻值 | 非正常持續時長( )h | C非正常占標率≤100%□ | C非正常占標率>100%□ | 保證率日平均濃度和年平均濃度疊加值 | C疊加達標 □ | C疊加不達標 □ | 環境監測計劃 | 污染源監測 | 監測因子:(顆粒物) | 有組織廢氣監測? 無組織廢氣監測? | 無監測□ | 環境質量監測 | 監測因子:() | 監測點位數() | 無監測? | 評價結論 | 環境影響 | 可以接受? 不可以接受□ |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| 距( )廠界最遠( )m | 污染源年排放量 | 顆粒物(0.2366)t/a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本項目位于環境空氣達標區域,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TSP污染物短期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為5.60%,其小于100%,則可認為本項目大氣環境影響可以接受。 D、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項目有組織排放源筒倉的粉塵經除塵器凈化后,經21m高筒倉上方排氣口排放,單個水泥筒倉排放量為為0.0114t/a,粉煤灰筒倉粉塵排放量為0.0144t/a,排放濃度分別為3.23mg/m3、4.08mg/m3,能夠滿足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中排氣筒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顆粒物20mg/m3的要求;無組織排放源(砂石料倉、投料系統、攪拌主機)采取防塵措施后最大落地濃度為0.0504mg/m3,說明廠界外20m處的濃度低于0.5mg/m3,即滿足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中表3的作業場所廠界外20m處濃度限值。 綜上所述,本項目運行期間排放的顆粒物,能夠滿足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中相關大氣污染物顆粒物濃度排放限值要求,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較小。 2、水環境影響分析: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,無生產廢水產生,項目廠區產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廠區化糞池內,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,因此,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廢水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。 3、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: 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布袋除塵器產生的除塵灰、職工生活垃圾以及循環水池沉泥。 布袋除塵器產生的除塵灰作為原料回用,不外排。 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收集后,交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置。 本項目設置循環水池對車輛和攪拌機進行定期沖洗,循環水池會產生少量沉泥,主要成分為泥沙,屬一般固廢,定期由廠內工人清掏,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。 綜上,在采取上述固廢污染防治措施后,本項目所產生的各類固廢均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處理,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會對周圍環境噪聲二次污染。 4、聲環境影響分析: 本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噪聲的設備主要有裝載機、攪拌系統電機、空壓機、皮帶輸送機、水泵等。其最大噪聲值約為95dB(A),具體噪聲源噪聲值見表25。 在進行噪聲預測時,只考慮各噪聲源所在車間圍護結構的屏蔽效應、初聲源至受聲點的距離衰減以及空氣吸收等主要衰減因素,各噪聲源強只考慮常規降噪措施。預測模式如下預測模式。 本次評價采用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-聲環境》(HJ/T2.4-2009)中推薦模式進行預測,用A聲級計算,模式如下: (1)室外聲源在預測點的聲壓級計算: LA(r)=LAref(r0)-(Adiv+Abar+Aatm+Aexc+TL) 式中: LA(r)—距聲源r處A聲級,dB(A); LAref(r0)—參考位置r0處A聲級,dB(A); Adiv—聲波幾何發散引起的A聲級衰減量,dB(A); Abar—遮擋物引起的A聲級衰減量,dB(A); Aatm—空氣吸收衰減量,dB(A); Aexc—附加衰減量,dB(A)。 總聲級的計算 設第i 個室外聲源在預測點產生的A 聲級為LAin,i,在T 時間內該聲源工作時間為tin,i;第j 個等效室外聲源在預測點產生的A 聲級為Laout,j,在T 時間內該聲源工作時間為tout,j,則預測點的總有效聲級為: 式中:T為計算等效聲級的時間,N為室外聲源個數,M為等效室外聲源個數。 (2)參數的確定 ①聲波幾何發散引起的A 聲級衰減量: Adiv=20lg(r/ro) 式中:r —預測點到噪聲源距離,m; ro —參考點到噪聲源距離,m。 ②有限長線聲源(設線聲源長為Lo) 當r>Lo,且ro>Lo 時: Adiv=20lg(r/ro) 當ro/3,且roo/3時: Adiv=10lg(r/ro) 當Lo/3o,且Lo/3oo時:Adiv=15lg(r/ro) ③面聲源(設面聲源高度為a,長度為b,且a<b) 當r時,且ro< a /3 時: Adiv= 0 =""> 當a /3,且a /3o< b/3時:Adiv=10lg(r/ro) ="">=""> 當b/3,且b/3< ro 時: Adiv=15lg(r/ro) ="">=""> 當b時,且b< ro 時: Adiv=20lg(r/ro)="">="">="">=""> ④空氣吸收衰減量Aatm ="">="">="">=""> 本項目噪聲空氣吸收性衰減很少,預測時可忽略不計。="">="">="">="">=""> ⑤遮擋物引起的衰減量Abar ="">="">="">="">=""> 噪聲在向外傳播過程中將受到廠房或其它車間的阻擋影響,從而引起聲能量的衰減,具體衰減根據不同聲級的傳播途徑而定,本次評價取20dB(A)。="">="">="">="">=""> ⑥附加衰減量Aexc ="">="">="">="">=""> 主要考慮地面效應引起的附加衰減量,根據廠區布置和噪聲源強及外環境狀況,可以忽略本項附加衰減量。="">="">="">="">=""> 為防止噪聲污染周圍環境,建設單位除選用低噪聲設備外,生產廠房按照規范設計,采取合理的安裝,合理布局,基礎減震,設備均置于車間內,車間隔聲(約20~30dB(A)),再經距離衰減后聲源最大影響預測結果見表38,本項目建成后廠界噪聲值能夠達到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(GB12348-2008)2類標準值,對周圍聲環境質量影響較小。="">="">="">="">=""> 根據公式,="">="">="">="">=""> ="">="">="">="">=""> 預測得貢獻值="">="">="">="">=""> Lp—聲源在距離r處的聲壓級 ="">="">="">="">=""> Lw—聲源的聲功率級 ="">="">="">="">="">="">="">=""> r—受聲點到聲源中心距離 取50米="">="">="">=""> Q—聲源指向性因數 ="">="">="">=""> 表31 廠界噪聲預測結果 單位:dB(A)="">="">="">=""> 晝間監測點 | 東廠界 | 南廠界 | 西廠界 | 北廠界 | 晝間現狀值 | 52.1 | 50.4 | 52.4 | 51.8 | 晝間預測值 | 38 | 33 | 30.5 | 29.8 |
="">="">="">=""> 從表31可見,本項目廠界噪聲均能達到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(GB12348-2008)2類標準值。 5、監測計劃 根據《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》(HJ819-2017),結合項目實施后的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特點,制定本規劃項目實施后污染源監測計劃,見表32。 表32 監測計劃一覽表 監測 要素 | 監測點位 | 監測指標 | 監測 頻次 | 標準 | 廢氣 | 無組織 | 廠界上風向布設一個點 | 顆粒物 | 1年1次 | 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。 | 廠界下風向布設三個點 | 顆粒物 | 噪聲 | 廠界1m處 | 等效連續A聲級 | 半年1次 | 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(GB12348-2008)中2類區標準 |
6、運營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①廢氣 本項目運營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粉塵,產生的有組織粉塵經袋式除塵器處理后由排氣口達標排放,同時運營過程加強對該除塵裝置的日常管理、維護,確保其正常運轉,做到達標排放,對于產生的無組織粉塵,營運過程可采取加強物料運輸和裝卸管理,實施文明裝卸,卸料過程減小卸料落差,加強綠化,及時進行廠區內的清掃工作,并且對廠區道路進行定期灑水,同時建立健全科學的操作規程和制度。采取以上措施后,項目粉塵的排放濃度,可以滿足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中有關標準的要求。 袋式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可達99%以上,最小捕集粒徑<0.1μm,由于其效率高、性能穩定,且機體結構緊湊、占地面積小、過濾面積大、密閉性能好、清灰效果好、維修管理方便、操作簡單,而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,亦是水泥行業大量采用的除塵裝置,并經實踐證明其用于粉狀物料的廢氣凈化是可行和可靠的。 ②廢水 廠內不產生生產廢水;生活污水排入化糞池,定期由環衛部門清運。 對廠區內化糞池、循環水池、外加劑儲罐區采取防滲處理。防滲效果應達到滲透系數1.0×10-7cm/s。同時在日常生產過程中,加強設備和構筑物巡查監管,一旦發生跑冒滴漏現象,應立即收集泄漏廢污水,并及時檢修設備和構筑物;建立廠內防滲設施的檢漏系統,指定廢污水泄漏應急響應措施和預案。 本項目化糞池、循環水池、外加劑儲罐區采取防滲處理,防滲效果應達到滲透系數1.0×10-7cm/s,且本項目涉及的廢水不含有有毒及重金屬等污染嚴重的因子,并妥善處置不外排,因此,廢水處理處置措施可靠可行,不會對外環境造成污染影響。 ③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噪聲方面,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。對水泵、風機、空壓機等設備應建造獨立的操作房。對一些因空氣動力而產生的噪聲,如風機等,要在氣流進出口上加裝消聲器,一般其消聲量可達20~30dB(A)。 重視廠區總平面布置設計,合理布局,同時對一些高噪聲設備,應將其置于封閉的隔間內或在其周圍設置隔聲屏障。 同時應加強綠化,加強對職工的環保教育,強化行車管理制度。 本項目對其噪聲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,均為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經濟、實用、有效手段,實踐表明其控制效果明顯。經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,根據噪聲預測結果,本項目廠區邊界噪聲值均滿足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(GB12348-2008)中的2類標準限值要求。因此,噪聲控制措施可行可靠。 ④固廢污染防治措施 加強廠內生活垃圾收集和暫存管理,及時交環衛部門清運處理,禁止向外排棄。 本項目所有固體廢物按照各自特性采取不同方式處置或綜合利用,絕大部分固體廢物實現在企業內部綜合利用,項目所有固體廢物不對環境排放。臨時貯存和運輸及處置均按相應的標準規范進行,且采用的方法均為目前國內普遍使用,經濟合理的方法可有效減少固體廢物二次污染的發生。 7、“三同時”驗收及環保投資: 項目總投資497.3萬元,環保投資65.1萬元,占項目總投資的13.09%。環保措施投資見表33。 表33 環保投資一覽表 序號 | 排放源 | 環保(設備)名稱 | 單位 | 數量 | 投資(萬元) | 1 | 儲料場 | 全封閉料倉 | 個 | 1 | 12 | 灑水系統 | 套 | 1 | 3 | 2 | 投料倉 | 半封閉設施(東、西、北側及頂部封閉,南側預留上料口) | 個 | 4 | 1 | 3 | 灑水系統 | 套 | 1 | 1 | 4 | 皮帶輸送系統 | 全封閉設施 | 套 | 1 | 2 | 5 | 水泥及粉煤灰儲罐 | 布袋除塵器 | 套 | 4 | 15 | 全封閉設施 | 套 | 4 | 6 | 6 | 攪拌機 | 布袋除塵器 | 套 | 1 | 5 | 7 | 全封閉攪拌樓 | 座 | 1 | 5 | 8 | 攪拌機電機 | 封閉、減震措施 | -- | -- | 15 | 9 | 水泵、空壓機 | 10 | 生活垃圾 | 垃圾桶 | 個 | 4 | 0.1 | 合計 | -- | -- | -- | 65.1 |
8、環境保護驗收計劃 按照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》第二十條規定,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,應當與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同時進行,本項目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內容見表34。 表34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竣工驗收表 環境 要素 | 污染物 | 污染防治措施 | 數量 | 驗收標準 | 實施時間 | 大氣 環境 | 儲倉粉塵 | 全封閉儲料倉 | 1個 | 顆粒物廠界濃度能夠滿足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中表3的作業場所廠界外20m處濃度限值0.5mg/m3。 | 三同時 | 灑水系統 | 1套 | 攪拌主機粉塵 | 全封閉攪拌樓、布袋除塵器 | 1套 | 投料倉粉塵 | 半封閉設施 | 1套 | 灑水系統 | 1套 | 皮帶輸送系統全封閉設施 | 1套 | 水泥、粉煤灰 儲罐粉塵 | 袋式除塵器 | 3套 | 除塵器出口粉塵排放濃度能夠滿足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4915-2013)中顆粒物有組織排放濃度限值20mg/m3。 | 21m高排氣筒 | 3根 | 地表水 | 沖洗水 | 沉淀池 | 1座 | 循環使用 | 不外排 | 固體 廢物 | 生活垃圾 | 垃圾桶 | 4個 | 日產日清 | 環衛部門定期統一清運 | 聲環境 | 設備噪聲 | 封閉、減震措施 | -- | 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(GB12348-2008)2類標準 | —— |
|
|
|
|
|
|
|
="">="">="">=""> |